2025/3/10 14:35:00

一、培养条件

1.无菌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

2.营养物质: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以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生长因子和其他活性物质。

3.温度与pH值:控制培养温度在36.5℃±0.5℃范围内,以模拟人体温度;维持适宜的pH值范围在7.2~7.4之间,以确保细胞正常代谢和生长。

4.气体环境:提供95%的空气(细胞代谢必需)和5%的CO₂(维持培养液的pH)。CO₂与培养基中的NaHCO₃反应,形成碳酸缓冲系统,维持培养液的pH稳定。

 

二、培养步骤

1.取材:从人体组织或体液中分离出所需的细胞。取材时需要注意新鲜和保鲜,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机械损伤,去除无用组织,避免干燥,并注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年龄等因素。

2.分离:常用的分离方法有酶解法、机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等。分离得到的细胞需要尽快进行培养,不宜低温存放。

3.接种:将分离得到的细胞按照适当的密度接种到培养容器中,如培养皿、培养瓶或生物反应器等。

4.培养:将接种后的细胞置于含95%空气加5%CO₂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定期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处理。

5.传代:在细胞增殖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传代培养,以维持细胞的生长状态。传代时,弃去培养上清,用PBS或生理盐水清洗细胞,加入适量的胰蛋白酶进行消化,待细胞回缩且有少量细胞脱落时,加入培养基终止消化,离心后弃上清,用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再接种到新的培养容器中。

6.冻存: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可以进行细胞冻存保种。冻存前,按照传代的方法处理细胞,然后加入适量的冻存液重悬细胞,将细胞悬液转移到冻存管中,放入程序降温盒,放入-80℃冰箱,4小时后将冻存管转入液氮罐储存。

 

三、应用领域

人源细胞培养广泛应用于疾病研究、药物筛选、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等领域。例如,利用体外培养的细胞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上进行药物筛选,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毒性;利用体外培养的细胞构建人工组织或器官,用于移植或修复损伤组织;通过体外培养干细胞并诱导其分化为特定类型的细胞,用于治疗疾病或损伤。

 

STR鉴定方法

STR(Short Tandem Repeat,短串联重复序列)鉴定是一种常用的基因检测方法,通过检测人类基因组中的短串连重复序列来识别细胞或个体。以下是关于STR鉴定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原理

STR基因位点由长度为3~7个碱基对的短串连重复序列组成,这些重复序列广泛存在于人类基因组中,可作为高度多态性标记。不同个体在STR位点的重复次数可能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得STR成为区分个体的重要工具。

 

二、鉴定步骤

1.样本采集:采集待鉴定个体的生物样本,如血液、唾液、口腔拭子、头发根部或其他含有细胞的组织。

2.DNA提取:从样本中提取出纯净的DNA,为后续实验提供基础。

3.PCR扩增: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目标STR位点进行扩增。PCR反应体系包括引物(与目标STR序列两侧的DNA结合,用于标记扩增的起始点)、DNA模板(样本中提取的DNA)、Taq酶(一种能够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脱氧核苷酸(dNTPs,扩增过程中需要的核苷酸原料)。经过多轮循环(通常为25~35次),STR片段会被大量复制,形成足够的DNA供后续分析。

4.电泳分离:扩增后的STR片段根据其长度差异,通过毛细管电泳或凝胶电泳进行分离。由于STR片段的重复次数不同,其长度也不同,在电泳中会表现为迁移速度的差异。

5.荧光检测:电泳过程通常结合荧光标记技术,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激发荧光分子,准确检测并记录STR片段的长度。

6.结果分析:将检测到的STR片段长度转换为重复次数的数据,并生成样本的DNA指纹图谱。不同个体的图谱通常具有明显差异。将所得的STR分型结果与专业的细胞STR数据库进行比对,从而推算出样品所属的细胞系或可能存在的交叉污染的细胞系名称。

 

三、应用领域

STR鉴定在个体身份鉴定、亲子鉴定、法医学、失踪人口识别、历史人物身份确认以及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法医学领域,STR鉴定被广泛应用于刑事侦查、灾难遗体识别等;在亲子鉴定中,STR鉴定是目前公认的金标准方法;在疾病的遗传易感性研究中,通过STR检测可以准确地确定疾病易感基因,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上一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的原理详解 下一篇:生物实验室中细胞房的构造及在细胞房中需要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