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8 13:55:00

一、切向流过滤原理

1.分离机制:通过泵驱动料液沿膜表面切向流动,小分子杂质(如盐分、代谢物)透过膜(滤出液),而大分子血红蛋白被截留(浓缩液)。

2.优势:连续操作、高通量、低剪切力,适合处理高黏度料液(如细胞裂解液)。

 

二、 血红蛋白纯化流程

步骤1:样品预处理

1.细胞裂解:通过渗透压休克或机械破碎释放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

2.粗过滤:离心或预过滤(0.45 μm滤膜)去除大块碎片,防止堵塞TFF膜。

步骤2:膜孔径选择

1.截留分子量(MWCO):根据血红蛋白分子量(64.5 kDa),选择50-100 kDa膜。

2.50 kDa膜:截留Hb,允许小分子杂质通过。

3.100 kDa膜:适用于含较大杂质(如细胞碎片)的料液。

4.膜材质:聚醚砜(PES)、再生纤维素(RC)等,需验证与Hb的兼容性。

步骤3:操作参数优化

1.流速(Flux):控制跨膜压差(TMP)≤0.3 bar,避免膜损伤。

2.浓缩倍数:通过循环过滤提高Hb浓度,同时监测膜通量衰减。

3.换液(Diafiltration):用缓冲液置换杂质,提升纯度。

步骤4:后处理

1.收集浓缩液:通过无菌过滤(0.22 μm)分装保存。

2.膜清洗:NaOH或蛋白酶清洗,延长膜寿命。

 

三、关键控制点

1.温度控制:4℃操作减少Hb变性风险。

2.pH与缓冲液:维持中性pH(如磷酸盐缓冲液),避免Hb沉淀。

3.膜污染监控:通过通量下降率评估,必要时更换膜包。

 

四、纯化效果评估

1.纯度分析:SDS-PAGE、HPLC-SEC或质谱法验证Hb纯度。

2.回收率:计算Hb总量在流程中的保留比例(通常≥90%)。

3.内毒素检测:鲎试剂法(LAL)确保符合药典标准。

 

五、 应用案例

1.规模化生产:TFF可线性放大至数千升规模,适合工业级Hb纯化。

2.联用工艺:与层析法(如离子交换、亲和层析)结合,进一步提升纯度。

 

六、总结

切向流过滤通过高效分离与浓缩特性,成为血红蛋白纯化的核心步骤之一。通过优化膜参数、操作条件及后处理策略,可实现高纯度、高回收率的Hb制备,适用于基础研究及生物制药领域。

 

上一篇:针头式过滤器的泡点测试概略 下一篇:透析制备中性胶原蛋白凝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