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测试原理
湿润性:用液体(如水、异丙醇)完全润湿过滤器膜孔,形成液封。
压力梯度:通过气体(如氮气)加压,当压力超过膜孔内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体突破形成第一个气泡,此时的压力即为泡点值。
孔径关联:泡点值与膜孔径呈负相关(孔径越大,泡点压力越低)。
2. 测试步骤
准备阶段
润湿过滤器:用测试液体(如70%异丙醇)充满过滤器,排除膜内空气。
安装适配器:将针头过滤器连接至泡点测试仪的专用夹具。
测试阶段
初始压力:缓慢增加压力至约500 mbar(50 kPa),保持1-2分钟以稳定液封。
梯度升压:以固定速率(如50 mbar/10秒)增加压力,观察气泡产生。
记录泡点:首个连续气泡出现时,记录此时压力为泡点值。
扩散流验证(可选)
对极小孔径(如0.1 μm)或疏水膜,可能无明确泡点,需通过扩散流测试(测量气体稳态流速)确认完整性。
3. 合格标准
泡点值:需符合制造商标称值(如0.22 μm PES膜泡点通常为3.5-4.5 bar)。
重复性:多次测试泡点值偏差应≤10%。
4. 关键参数与设备
测试液体:需与膜材质兼容(如尼龙膜避免用醇类)。
测试气体:惰性气体(如N₂)防止氧化。
设备:泡点测试仪、压力调节阀、流量控制器。
5. 注意事项
完全润湿:残留气泡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
膜材质影响:疏水膜需用表面活性剂(如Tween 20)预处理。
测试后处理:用缓冲液冲洗残留测试液体,避免污染后续样品。
6. 应用场景
实验室:HPLC样品过滤、细胞培养液除菌。
工业:小批量药液过滤前的完整性验证。
通过泡点测试,可确保针头式过滤器无缺陷,保障过滤过程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