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19 10:59:00

一、常见过滤膜的种类与材质

1.微滤膜(MF)

孔径范围:0.1~50微米。

材质:常见的有各种PP滤芯、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等。

特点:用于简单的粗过滤,可过滤掉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但不能去除水中的细菌等有害物质。

2.超滤膜(UF)

孔径范围:0.001~0.1微米。

材质:高分子材料(如聚砜、聚丙烯腈等)。

特点:可滤除水中的铁锈、泥沙、悬浮物、胶体、细菌、大分子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一些矿物质元素。超滤膜常用于矿泉水、山泉水的生产工艺中。

3.纳滤膜(NF)

孔径范围:1纳米~2纳米。

材质:高分子材料(如醋酸纤维素、聚酰胺等)。

特点:截留有机物的分子量约为200~800道尔顿,截留溶解盐类的能力在20%~98%之间。纳滤膜一般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溶解盐,同时会应用于食品行业和医药、科研等领域的有机物提取、体积浓缩。

4.反渗透膜(RO)

孔径范围:0.0001~0.001微米。

材质:通常由醋酸纤维素、聚磺酸盐以及聚酰胺等材质精心制成。

特点:孔径极小,只允许水分子及部分有益人体的矿物离子通过,有效拦截较大的分子及其他污染物。RO反渗透膜是RO反渗透技术的核心组件,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系统、工业锅炉、食品和饮料加工、化妆品、制药生产、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

5.其他类型的过滤膜

离子交换膜:主要应用于海水淡化和盐溶液的浓缩,同时在无机化合物纯化、有机物合成、原子能工业中放射性废液的处理与核燃料的制备等领域也会采用。

混合纤维素膜(MCE):一种CA和CN两种纤维素混合而成的具有生物惰性的膜,具有孔径均一性好、流速快、溶出少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常规的生化分析和科研领域。

尼龙膜(Nylon):主要材料为尼龙(聚酰胺PA),具有轻薄坚韧、高拉伸强度和良好的透明性等特点,是过滤含有机相样品的理想选择。

聚醚砜膜(PES):以其超细纤维热熔粘连制成的独特结构展现出良好的亲水性能和高水通量,同时耐热、耐酸碱且低蛋白吸附,非常适合过滤水相样品。

聚偏二氟乙烯膜(PVDF):以其高度非反应性热塑性和耐化学、耐高温特性著称,对蛋白质具有高亲和力,适合处理及净化污水,且具有生物相容性。

聚四氟乙烯膜(PTFE):具有透气不透水的特性和极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在极端的温度下使用,且具有高润滑不粘性和电绝缘性。

 

二、过滤膜在RO反渗透技术中的应用

在RO反渗透技术中,过滤膜(特别是反渗透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O反渗透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其独特的加压过程,通过特制的高压水泵对原水施加压力,使原水能够穿透孔径极小的反渗透膜,从而实现高效分离与浓缩的目的。反渗透膜能够深度去除水中的各种杂质,包括溶解的固体、沉淀物以及氯等有害物质,从而确保饮用水质的纯净与安全。

此外,为了提高RO反渗透系统的整体性能和过滤效果,通常会结合使用其他类型的过滤膜进行预处理和后续处理。例如,使用微滤膜或超滤膜进行粗过滤,去除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细菌;使用纳滤膜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溶解盐;以及使用离子交换膜进行特定的离子分离和浓缩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过滤膜在RO反渗透系统中相互协作,共同确保出水水质的高标准和稳定性。

 

上一篇:防倒吸阻水保护器和针式过滤器的差别 下一篇:试剂瓶瓶口过滤器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