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3/27 14:17:00

一、蛋白提取

1. 样品准备

细胞样品:

收集细胞:通过离心(如500-600×g,5分钟)收集悬浮细胞,或用胰酶消化贴壁细胞。

清洗细胞:用预冷的PBS清洗细胞1-2次,去除培养基和杂质。

组织样品:

取新鲜或冷冻组织,剪碎成小块(约1-2mm³)。

可选步骤:使用组织匀浆器或液氮研磨进一步破碎组织。

2. 细胞裂解

选择裂解液:

变性裂解液(含SDS等强去垢剂):适用于SDS-PAGE和Western Blot。

非变性裂解液(含Triton X-100等温和去垢剂):适用于ELISA、IP等需保留蛋白活性的实验。

可添加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和磷酸酶抑制剂,防止蛋白降解。

裂解步骤:

细胞:加入适量裂解液,涡旋震荡或超声破碎,冰上孵育10-30分钟。

组织:加入裂解液后,使用匀浆器或研磨棒充分研磨,冰上孵育30分钟。

3. 离心分离

高速离心(如14,000-16,000×g,10-30分钟)分离裂解物。

取上清液(含可溶性蛋白),弃去沉淀(含细胞碎片和不溶性物质)。

 

二、蛋白定量

1. 常用方法

BCA法(Bicinchoninic Acid Assay):

原理:BCA试剂与蛋白中的铜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吸光度与蛋白浓度成正比。

优点:灵敏度高,兼容性强,适用于大多数蛋白样品。

Bradford法:

原理:考马斯亮蓝G-250与蛋白结合后颜色变化,吸光度与蛋白浓度相关。

优点:快速简便,但受去垢剂影响较大。

Lowry法:

原理:基于Folin-酚试剂与蛋白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反应。

优点:灵敏度高,但操作复杂,易受干扰。

2. BCA法定量步骤

制备标准曲线:

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蛋白(如BSA),稀释成一系列浓度梯度。

加入BCA工作液,37℃孵育30分钟,测定吸光度(562nm)。

绘制标准曲线,计算蛋白浓度与吸光度的线性关系。

样品测定:

取适量蛋白样品,加入BCA工作液,同样条件下孵育并测定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蛋白浓度。

3. 注意事项

样品稀释:若样品浓度过高,需适当稀释,确保吸光度在标准曲线范围内。

重复测定:每个样品至少测定2-3次,取平均值,提高准确性。

空白对照:设置不含蛋白的空白对照,扣除背景吸光度。

 

三、蛋白浓度调整与保存

1.浓度调整:

根据后续实验需求,使用裂解液或缓冲液调整蛋白样品至统一浓度。

2.蛋白变性:

对于SDS-PAGE,需加入上样缓冲液(含SDS和β-巯基乙醇),95℃加热5分钟使蛋白变性。

3.保存条件:

短期保存:4℃保存数天。

长期保存:-80℃保存数月,避免反复冻融。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蛋白浓度过低:

增加起始样品量。

优化裂解条件,确保充分裂解。

2.蛋白降解:

添加蛋白酶抑制剂。

保持低温操作,避免样品反复冻融。

3.标准曲线线性不佳:

确保标准蛋白质量可靠。

严格控制孵育时间和温度。

 

五、总结流程表

步骤

操作要点

样品准备

收集并清洗细胞/组织,剪碎或匀浆。

细胞裂解

选择合适裂解液,添加抑制剂,冰上孵育。

离心分离

高速离心取上清,弃去沉淀。

蛋白定量

使用BCA等方法测定蛋白浓度,制备标准曲线。

浓度调整

统一蛋白浓度,必要时变性处理。

保存

根据需求选择保存条件,避免反复冻融。

 

关键点:蛋白提取和定量的成功依赖于样品处理、裂解条件、定量方法和操作细节的严格控制。确保每一步都按照标准流程进行,以获得高质量的蛋白样品。

 

上一篇:活细胞/死细胞双染试剂盒(calceinAM/EthD-3)使用说明书 下一篇: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检测方法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