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3 9:35:00

一、冷冻切片原理

1.定义:冷冻切片是将新鲜组织或细胞在低温条件下快速冷冻固化,通过切片机切成薄片(厚度8-10 μm),用于显微观察或分子检测的技术。

2.核心优势:

快速性:从取材到诊断仅需30分钟,适用于术中病理分析。

抗原保真:低温减少蛋白变性,保留抗原活性。

适用性广:可处理脂肪、骨髓等石蜡切片难以处理的样本。

 

二、制作步骤

全流程图解:

1. 样本准备

新鲜组织:离体后立即送检,避免沾水(防冰晶形成)。

固定脱水(非必须):

固定: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针对运输样本)。

脱水:15%→30%蔗糖溶液梯度脱水至组织沉底。

2. OCT包埋

组织修平目的面,切面朝上置于样本托。

滴加OCT包埋剂,速冻台冷冻至变白变硬。

3. 切片操作

参数设置:切片机温度-20℃至-25℃,刀片角度15-20°。

切片技巧:

粗切修整至最大切面,细切厚度8-10 μm。

用毛笔或自动展片系统防止切片卷曲。

4. 固定与染色

固定:丙酮或4%多聚甲醛固定10-15秒(防细胞退变)。

染色:

HE染色:苏木素→盐酸乙醇分化→伊红→梯度脱水→封片。

免疫荧光:封闭→一抗4℃过夜→二抗→DAPI复染→封片。

5. 封片与保存:抗荧光淬灭剂封片,切片保存于-20℃。

 

三、注意事项

1.样本处理:

避免沾水:组织表面液体用滤纸吸干,防冰晶破坏结构。

取材规范:避开坏死、钙化及脂肪区域,组织块大小适中(<1 cm³)。

2.切片质量控制:

温度管理:切片机温度过低导致组织过硬碎裂,过高则切片卷曲。

刀片维护:定期更换刀片,防止组织撕裂。

3.染色与固定:

及时固定:切片后立即固定,防止细胞核模糊。

染色优化:免疫荧光需封闭非特异性位点,降低背景干扰。

4.设备校准:

防冰晶:速冻台预冷充分,避免组织反复冻融。

切片均匀性:使用自动切片机或训练操作员手摇均匀。

 

四、应用实例

1.临床病理诊断:

术中快速诊断:乳腺癌、肺癌等肿瘤性质判定,指导手术范围。

脂肪组织分析:检测脂肪细胞形态及炎症浸润。

2.药物研发:

组织毒性评估:观察药物对肝脏、肾脏等器官的病理改变。

3.免疫荧光研究:

蛋白定位:检测组织中特定标记物(如CD31、α-SMA)的表达。

 

五、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案

切片卷曲

组织脱水不彻底或切片速度过快

延长脱水时间,降低切片速度

冰晶空洞

组织含水量过高或冷冻速度过慢

使用滤纸吸干液体,液氮速冻

染色背景高

封闭不充分或抗体浓度过高

延长封闭时间,优化抗体稀释比

 

六、总结

冷冻切片技术通过快速制备和保留组织抗原活性,为临床病理、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提供了关键工具。严格遵循样本处理、温度控制和染色优化步骤,可显著提升切片质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上一篇:微生物无菌取样技术 下一篇:细胞共培养实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