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8 10:09:00

一、实验原理

离子研磨仪通过惰性气体离子束(通常是氩离子Ar⁺)轰击样品表面,利用物理溅射效应去除样品表面的微小层,从而获得无应力变形、无机械损伤且高度平整的表面,为扫描电镜(SEM)观察提供高质量样品。

离子源:通过电场加速氩离子(Ar⁺),形成高能量离子束。

样品台:可进行多角度调节,控制离子束轰击样品的角度。

真空腔体:保持高真空环境,减少离子散射。

冷却系统:部分系统配备冷却功能,防止样品在研磨过程中过热。

离子研磨仪的研磨模式包括:

高角度研磨(>10°):快速去除较厚的材料,常用于初步研磨阶段。

低角度研磨(<10°):精细抛光,减少表面粗糙度,常用于最终研磨阶段。

双离子束研磨:同时从不同方向轰击样品,改善研磨效率和表面质量。

 

二、详细流程

1. 前处理

取样:根据分析需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

干燥:确保样品表面干燥无水分,可使用干燥箱或真空干燥。

除尘去屑:去除样品表面的污垢、油脂和松散颗粒,可采用超声波清洗或溶剂擦拭。

2. 固定

导电胶带粘贴:将导电胶(如碳导电胶、铜导电胶)粘在样品台上,然后将样品粘在导电胶上,确保样品稳固。

机械固定:对于异形或表面起伏较大的样品,使用自带夹具和螺钉的样品台进行固定。

3. 离子研磨

初步研磨(高角度研磨):

参数设置:加速电压3-5 kV,离子束角度10°-15°,时间30-60分钟。

操作:将样品安装在样品台上,固定牢固,设置离子束角度,进行高角度研磨,快速去除较厚的材料。

精细抛光(低角度研磨):

参数设置:加速电压1-3 kV,离子束角度4°-7°,时间60-120分钟。

操作:调整离子束角度,采用低角度轰击,逐渐降低离子束能量,避免表面损伤,启动冷却系统,减少热效应。

截面研磨(可选):

方法:将样品切割后,通过离子束垂直轰击暴露出截面。

参数设置:加速电压2-5 kV,角度90°,时间60分钟以上。

4. SEM观察

样品放置: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扫描电镜的真空腔体内。

观察条件设置:

加速电压:根据样品和观测需求选择,一般为1-30 kV。

电子束电流:调整至适当值,确保成像亮度和分辨率。

样品工作距离:设置样品与电子枪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20毫米。

观察与成像:

低倍率观察:进行初步对焦和定位。

高倍率观察:逐步提高放大倍率,观察样品的微观结构。

图像调整:调整对比度和亮度,以获得最佳成像效果。

 

三、注意事项

1.样品处理:

确保样品干燥无水、无易挥发溶剂,避免在真空环境中挥发,污染电镜。

样品在制备、拿取和保存过程中要保持干净无尘,避免污染。

2.固定方式:

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确保样品稳固,避免在研磨过程中移动或脱落。

3.离子研磨参数:

根据样品材料和研磨需求,调整离子束能量、角度和时间等参数,避免过度研磨或研磨不足。

4.SEM观察条件:

选择合适的加速电压、电子束电流和样品工作距离等观察条件,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包括真空系统、电子枪和探测器等,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

可能原因

解决方案

样品导电性差

样品表面未进行导电处理

喷金(碳)或导电染色来增强样品的导电性

磁性粉末影响观察

磁性粉末干扰电子束运动轨迹

对于磁性粉末样品,参照常规粉末样品的制备方法;对于块状强磁性材料,进行消磁处理

样品不耐电子束

样品对电子束敏感

降低加速电压及减小电子束流,加厚喷镀金属膜

图像模糊或分辨率低

观察条件设置不当

调整加速电压、电子束电流和样品工作距离等观察条件

样品表面有划痕或损伤

研磨参数设置不当

调整离子束能量、角度和时间等参数,避免过度研磨

 

上一篇:膳食纤维的测定及RINTDF法的优势 下一篇:游离胆固醇(fCHOL)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