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组成
细胞房培养基除菌过滤装置主要由以下核心部件构成:
1.无油抽滤泵
功能:产生负压吸力,驱动培养基通过滤膜。
特点:无油设计避免污染,符合细胞房洁净要求;内置真空表和调节阀,可实时监控并调节吸力与过滤速度。
2.过滤瓶组
瓶顶式过滤器:由滤杯、滤膜基座和蓝盖试剂瓶组成,滤膜(通常孔径0.22μm)平铺于基座,滤液通过滤膜流入试剂瓶保存。
3.类型:
一次性过滤瓶:聚苯乙烯材质,滤膜预装,伽马射线灭菌,撕开即用,但成本较高。
可重复灭菌瓶:滤杯与基座分离设计,可铺放滤膜后高温高压灭菌,经济性更优。
4.附件
连接管路:带有防倒吸阻水保护器,防止滤液倒吸损坏泵。
缓冲杯与逆止浮子:阻挡粉尘颗粒物,防止液体倒吸。
二、工作原理
1.负压抽滤机制
启动抽滤泵后,试剂瓶内空气被抽出,形成内外压力差。外部大气压推动培养基通过滤膜,杂质、微生物被截留,滤液流入试剂瓶。
2.关键防护设计
阻水保护器:防止滤液倒吸进入泵内。
逆止浮子:液体涌入缓冲杯时自动关闭抽气口,保护泵安全。
三、使用要求
1.操作环境
需在超净工作台或生物安全柜内操作,避免二次污染。
2.灭菌与准备
主机:用75%酒精擦拭消毒。
过滤瓶组与管路:121℃高温高压湿热灭菌30分钟,灭菌后60℃以下烘干。
3.操作步骤
装膜:将滤膜平铺于基座,旋紧滤杯。
连接:将过滤瓶组置于超净台,泵管连接抽滤泵与瓶组。
抽滤:倒入培养基,启动泵,观察滤液流入试剂瓶。
保存:过滤完成后,旋下滤杯,盖上试剂瓶盖保存滤液。
4.维护与注意事项
清洗:过滤后需清水冲洗部件,避免残留污染。
滤膜选择: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孔径(如0.22μm截留细菌,0.45μm去除杂质)和材质(聚醚砜PES适合生物学实验)。
禁止事项:避免使用含氯消毒液,防止塑料部件腐蚀。
四、应用场景优化
1.大容量过滤:如R801CT-55型配备连续过滤装置,可一次性处理多瓶培养基,提升效率。
2.低台面适配:如L100FS一体式设计,缩小外形尺寸,便于超净台内操作。
总结
细胞房培养基除菌过滤装置通过负压抽滤技术高效去除微生物与杂质,其结构设计兼顾灭菌便捷性与操作安全性。使用时应严格遵循环境洁净、灭菌规范和正确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