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6 15:43:00

一、反向移液技术原理

反向移液技术通过先吸入超过目标体积的液体,再排出多余液体至目标体积,减少液体残留对移液精度的影响。

其核心在于:

1.减少液体挂壁:通过排出多余液体,降低移液器吸头内壁的液体残留。

2.适应高粘度液体:对蛋白溶液等高粘度液体,反向移液可减少因液体粘附导致的误差。

 

二、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选择移液器:根据目标体积选择合适量程的移液器(如移取100 μL蛋白溶液,选择100-1000 μL量程)。

吸头选择:使用低吸附吸头(如硅化吸头)或一次性无菌吸头,减少蛋白吸附。

溶液预处理:确保蛋白溶液均匀无气泡,必要时离心或涡旋混匀。

2. 设置移液器

调节体积:将移液器调至目标体积的1.5-2倍(如目标体积100 μL,调至150-200 μL)。

检查密封性:确保移液器吸头安装紧密,无漏液风险。

3. 反向移液操作

吸入过量液体:

将吸头浸入蛋白溶液,缓慢按下移液器按钮至第一停点(完全按下),吸入过量液体。

注意:吸头浸入深度应适中,避免吸入气泡。

排出多余液体:

将吸头移至废液容器,缓慢释放按钮至第一停点,排出多余液体至目标体积。

关键操作:仅释放至第一停点,保留吸头内液体至目标体积。

完全排出液体:

将吸头移至目标容器(如EP管或微孔板),缓慢按下按钮至第二停点,完全排出液体。

注意:接触容器底部后保持1-2秒,确保液体完全排出。

 

三、关键技巧与注意事项

1. 移液器操作规范

垂直握持:移液器应垂直握持,避免倾斜导致体积误差。

匀速操作:按下和释放按钮时保持匀速,避免过快或过慢。

避免倒吸:排出液体后,迅速将吸头从液体中移出,防止倒吸。

2. 吸头处理

预润湿吸头:对高粘度蛋白溶液,可先用溶液预润湿吸头内壁,减少吸附。

避免重复使用:一次性吸头应仅使用一次,防止交叉污染。

3. 环境控制

温度一致:确保移液器、溶液和容器处于相同温度,避免温度差异导致体积变化。

湿度适中:高湿度环境可能导致移液器内部结露,影响精度。

4. 特殊蛋白溶液处理

高浓度蛋白:对高浓度或易聚集蛋白,可在移液前短暂离心或涡旋,确保溶液均匀。

含去垢剂溶液:若溶液含去垢剂(如Triton X-100),需选择兼容的移液器材质(如避免使用橡胶部件)。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

原因

解决方案

移液体积不足

吸头内有气泡或液体残留

检查吸头密封性,增加排出多余液体的步骤

移液体积过大

按钮释放过快或未至第一停点

匀速操作,确保释放至第一停点

蛋白浓度不一致

吸头吸附或溶液不均匀

使用低吸附吸头,预润湿吸头,移液前混匀溶液

移液器漏液

吸头安装不紧密或O型圈老化

重新安装吸头,更换移液器密封件

 

五、验证与校准

1.定期校准:使用电子天平或移液器校准仪定期校准移液器,确保精度。

2.体积验证:对关键实验,可通过称量移取液体的重量(如水的密度为1 g/mL)验证体积准确性。

3.重复性测试:连续移取10次相同体积,计算标准差,评估移液器重复性。

 

六、总结与建议

1.选择合适的移液器和吸头:根据蛋白溶液特性选择量程和材质。

2.规范操作流程:严格遵循反向移液步骤,减少人为误差。

3.环境控制:保持温度、湿度一致,避免外界因素影响。

4.定期维护:清洁移液器,更换密封件,确保设备性能。

 

通过掌握反向移液技术并遵循上述建议,可显著提高移取蛋白溶液的精度和重复性,为下游实验提供可靠保障。

 

 

上一篇:凝胶成像概述 下一篇:生物样本冷冻储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