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7 9:53:00

一、系统设计与材质选择

1.优化系统设计:

纯水系统应设计合理,避免死角和盲管,确保水流顺畅,减少微生物滋生的可能性。

采用循环管路设计,保持水质新鲜,避免长时间停滞导致水质劣化。

2.选用优质材质:

储水箱和管道应选用不锈钢、聚碳酸酯等耐腐蚀、不易滋生细菌的材料。

避免使用橡胶、塑料等易老化、易释放污染物的材料。

 

二、储存与循环管理

1.控制储存条件:

纯水应储存在清洁、密闭的容器中,避免与空气直接接触,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杂质的溶解。

储存温度应适宜,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导致微生物繁殖或水质变化。

2.定期循环与更换:

纯水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循环,以保持水质均匀。

长时间不使用的纯水应定期更换,避免水质劣化。

 

三、环境控制

1.保持环境清洁:

纯水系统应放置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灰尘、杂物等污染水质。

定期对纯水系统周围环境进行清洁和消毒。

2.控制光照与温度:

避免阳光直射纯水储存容器和管道,以减少藻类生长的可能性。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水质产生不利影响。

 

四、操作与维护

1.规范操作流程:

制定详细的纯水系统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在取水、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污染纯水。

2.定期维护与保养:

定期对纯水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洗储水箱、更换滤芯、检查管道连接等。

对纯水系统的关键部件(如反渗透膜、离子交换树脂等)进行定期更换或再生。

 

五、监测与应急处理

1.定期监测水质:

定期对纯水进行水质监测,包括电导率、微生物指标、有机物含量等。

建立水质监测档案,记录水质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水质劣化问题。

2.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针对可能出现的水质劣化情况,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一旦发现水质劣化问题,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上一篇:重组细胞因子和蛋白-常见问题解答(FAQ) 下一篇:影响蛋白与硝酸纤维素膜结合的四个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