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4/18 14:22:00

一、准备工作

1.动物选择:

选用健康、适龄(大鼠6-8周龄,小鼠4-6周龄较适宜)的动物。

提前让动物适应实验环境,减少应激反应。

2.器材准备:

使用合适的固定器(如小鼠尾静脉注射架、大鼠固定盒)固定动物。

准备适当规格的注射器(如1mL或更小)和针头(小鼠常用29-31G,大鼠常用25-27G)。

加热设备(如白炽灯、热水袋)用于扩张尾部血管。

 

二、操作步骤与技巧

1.固定与安抚:

将动物牢固但轻柔地固定在固定器中,避免过度挣扎。

可通过轻抚动物头部或给予少量食物安抚情绪。

2.尾部处理:

用温水(40-45℃)浸泡尾部或使用加热设备照射尾部,使血管扩张。

用75%酒精棉球擦拭尾部,消毒并增强血管可见度。

3.血管识别与定位:

识别尾部两侧的静脉(小鼠尾静脉有三根,左右两侧和背侧各一根;大鼠尾静脉较粗)。

选择清晰、无分支的血管段作为注射点。

4.注射操作:

针头斜面朝上,与尾部呈15-30°角进针。

针头刺入后,若感觉有落空感且回抽无血,可缓慢推注药液。

注射过程中保持针头稳定,避免药液渗漏。

5.注射后处理:

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棉球轻压注射点止血。

观察动物状态,确保无异常反应。

 

三、注意事项

1.避免反复穿刺:

若首次穿刺失败,应拔出针头,重新选择注射点。

反复穿刺易导致血管损伤和药液渗漏。

2.控制注射速度:

注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动物心脏负担过重。

缓慢推注药液,确保药液顺利进入血管。

3.动物福利:

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动物痛苦和应激反应。

注射后给予动物适当照顾和观察。

4.操作者技能:

尾静脉注射需要一定技巧和经验积累。

初学者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练习,提高成功率。

 

上一篇:大黄酚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氯胺酮对小鼠避暗潜伏期及错误次数的影响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