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行为的影响
1.穿越格数: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心理应激组、运动+心理应激组的大鼠在穿越格数上均有显著增加(P<0.05)。这表明有氧运动和心理应激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鼠的活动性。
2.站立次数:在站立次数上,心理应激组、运动+心理应激组与对照组及运动组相比较有显著减少(P<0.01)。这可能意味着心理应激对大鼠的探究行为产生了抑制作用,而有氧运动并不能完全抵消这种抑制作用。
二、对氧自由基的影响
1.MDA含量:运动组、运动+心理应激组与对照组及心理应激组相比较,血清中的MDA(丙二醛)含量有明显的减少(P<0.05)。MDA是脂质过氧化的产物,其含量的降低表明有氧运动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
2.CAT活性:运动组的CAT(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心理应激组(P<0.05)。CAT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其活性的提高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过氧化氢,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3.GSH-px活性:与对照组相比较,运动组、运动+心理应激组的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加(P<0.05),而心理应激组则明显降低(P<0.05)。GSH-px是另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其活性的提高进一步证明了有氧运动对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积极作用。
4.SOD活性和H2O2含量:各组间血清中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H2O2(过氧化氢)含量均无明显差异性。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条件、样本量或检测方法的限制,导致这些指标未能显示出显著差异。
三、结论
不适宜的心理应激可对动物的自发行为和探究行为产生影响,并可诱发机体内自由基量的增加而导致机体损伤。而有氧运动则能够减轻心理应激对机体产生的影响,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来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这一发现为通过运动训练来减轻心理应激对机体的负面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